公关是底层逻辑,广告是表现形式。
现实情况是这些年广告越来越强势,很多公关机构转型成了媒介机构或发稿公司。这背后当然有人的原因,公关不如广告酷,专业公关人欠缺。公关衰落本质的原因,是交付物的差别。
公关.重要的交付物是“观点”,但几乎不会有品牌愿意付高价购买一个“观点”,.终的报价会落在媒介费用上。媒介费用太透明,报价上不去。
广告的交付物则更加清楚,一支TVC,一张海报,成本比较容易计算。一支TVC的报价单可以详细到几十项,让品牌感觉非常物有所值,广告公司的利润率也得以保障。这个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。
我又把两年前的文章翻出来读一遍,决定重新写一版。
试图把公关思维讲清楚,把公关的营销角色讲清楚,期望获得更多共识。
公关是营销的底色
公关的全称是“公共关系管理”,品牌与大众与消费者or用户的关系管理,改变消费者关系,才是公关的本质价值,也是品牌营销的核心价值。
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环境下,消费者的品牌认知,即品牌本身。
所以说,公共关系是营销的底色。
但现实情况很差,大家对公关的理解要么很传统,要么很负面。
传统在于把公关当媒体发稿。在传统媒介时代,品牌想要发声,只能通过媒体作为媒介,所以传统公关的核心技能就是搞定媒体,甚至操纵媒体。
但现在的情况,品牌发声的载体早就突破了媒体的限制,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声。
可以在社交媒体发声明;可以公关总监朋友圈发言;可以创始人公开活动演讲;可以KOL第三方证言;也可以百万大制作的品牌宣言。
所以,媒介环境在变,公关人的技能没有完全跟进。搞定媒体这项技能,在公关工作中,.多占比20%。
然后是过于负面,黑公关阴谋论被广泛认知。.近在过去10年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中,各种行业的红海竞争,里面大概会有一些黑公关的成分在,但一定是少数。有远见的创始人会明白,阳谋比阴谋走的更远。
公关的的核心是思维方式,载体与形式都都是表象。
很难说公关是“内容”,是策略思维比较恰当。可能是一个时机,比如.近的新疆棉事件,国货品牌趁此时机做恰当的营销,就是公关思维。可能是观念与观点,承载形式可能是CEO的朋友圈,也可能是百万大制作的品牌宣言,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。
但在商业链路与组织形态上,公关能用的武器,大多只是媒体发稿,这就把公关变的很弱。本质上公关可以融入任何形式中,可以是视频、活动、KOL等等,公关不应该被框定在某种形式中。
但我们回到现有制度来看,大多数公司的公关部与市场部是分开的,工作划分比较清楚,公关就是搞定媒体的,而市场部就是拍片做投放的。介于各自的工作内容不同,让这两者的工作很难融合在一起。
公关与广告需要更加融合,或者说公关思维要更多的融入何种营销形式中。